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
评建动态
>
学校动态
>
正文
评建动态
学校动态 学院动态
当前位置:
学院巡礼丨岳麓书院:传承千年书院文脉,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5-08-18 浏览量:

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“四大书院”之一,历宋、元、明、清,兴学不已。1984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, 2005年改为岳麓书院。先后获中国史、哲学一级学科硕士、博士授予权以及文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,并设有中国史和哲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。

岳麓书院现有历史学和哲学两个本科专业,开设人文科学试验班。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人文科学试验班为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。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7人。在编专任教师80人,其中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1人,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2人,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,“四个一批”人才2人,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、青年学者1人。

十余年来,岳麓书院教师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项、重点项目11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,国家社科基金一般、后期、学术外译、青年项目等70余项;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7项、普及读物奖1项。

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及成效

探索“根植中国传统的新时代书院制育人模式”该探索融通“古”与“今”,用活书院文化“大资源”;融通“德”与“业”,实现立德树人“大目标”;融通教育主体的“师”与“生”,开启全员育人“新格局”;融通课堂教学的“内”与“外”,拓宽立德树人“主渠道”;融通育人过程的“知”与“行”,建构传道明德“大平台”;融通育人环境的“实”与“虚”,建构以文化人“全空间”。

实施“四维”本科生导师制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,多维度引导学生成长。学业导师、班导师、学术兴趣导师、生活导师四个维度,对本科生进行全程指导,既各有侧重,又互相配合。通过更新教育理念,打通课堂内外;加强制度管理,丰富育人形式;完善评价体系,保障落实力度,实现了全过程、全参与、全方位、全环境育人以及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并重。

31E3F

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成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、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、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;“中国思想史”、“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”、“中国传统家教家风”、“中国古代书院与传统文化”获评国家一流线上、线下和实践课程;获国家首批新文科项目1项,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人。

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及优势

重视“全员”育人。成立人才培养办,协调教学科研人员、教辅人员、行政人员的育人工作;实施“四维”本科生导师制,学业导师、班导师、学术兴趣导师和生活导师和交叉覆盖、分工合作、相互配合、共同作用。

重视“全程”“全方位”育人。通过读书研讨、参与导师课题、学术报告、文化考察、暑期“三下乡”、游学访学等活动,将本科生与硕士生、博士生的培养融为一体;通过“入学礼”、“拜师礼”(每年9月28日)、“谢师礼”以及清明祭张栻、端午祭屈原、金秋祭孔子等活动,“学以明伦”、“学以成人”。

D2676

成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海外交流中心,先后与哈佛大学、康奈尔大学、海德堡大学、首尔大学、汉堡大学、巴黎高等实践研究院、台湾大学等签署合作备忘录,互派师生进行访学交流。

依托“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”协同创新中心、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”协同攻关创新平台,支持学生 开展“治学能力提升计划”;依托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,以及与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合作的“中国书院数字创新”、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合作的《洛阳·幻城》等系列交叉融合项目,孵化出有一定影响的学生研究成果。

学生培养成效

刘安皓论文《<肩水金关汉简>(叁、伍)文字整理与研究》入选第13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唯一历史学类项目;罗佳奕等同学的成果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金奖。

本科生近5年平均升学率超65%,多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。

岳麓书院近五年优秀毕业生代表

来源:岳麓书院 教务处

责任编辑:文亦佳


学院巡礼丨岳麓书院:传承千年书院文脉,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
作者: 湖南大学 发布时间: 2025-08-18 浏览量: 168

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“四大书院”之一,历宋、元、明、清,兴学不已。1984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, 2005年改为岳麓书院。先后获中国史、哲学一级学科硕士、博士授予权以及文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,并设有中国史和哲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。

岳麓书院现有历史学和哲学两个本科专业,开设人文科学试验班。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人文科学试验班为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。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7人。在编专任教师80人,其中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1人,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2人,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,“四个一批”人才2人,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、青年学者1人。

十余年来,岳麓书院教师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项、重点项目11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,国家社科基金一般、后期、学术外译、青年项目等70余项;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7项、普及读物奖1项。

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及成效

探索“根植中国传统的新时代书院制育人模式”该探索融通“古”与“今”,用活书院文化“大资源”;融通“德”与“业”,实现立德树人“大目标”;融通教育主体的“师”与“生”,开启全员育人“新格局”;融通课堂教学的“内”与“外”,拓宽立德树人“主渠道”;融通育人过程的“知”与“行”,建构传道明德“大平台”;融通育人环境的“实”与“虚”,建构以文化人“全空间”。

实施“四维”本科生导师制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,多维度引导学生成长。学业导师、班导师、学术兴趣导师、生活导师四个维度,对本科生进行全程指导,既各有侧重,又互相配合。通过更新教育理念,打通课堂内外;加强制度管理,丰富育人形式;完善评价体系,保障落实力度,实现了全过程、全参与、全方位、全环境育人以及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并重。

31E3F

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成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、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、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;“中国思想史”、“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”、“中国传统家教家风”、“中国古代书院与传统文化”获评国家一流线上、线下和实践课程;获国家首批新文科项目1项,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人。

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及优势

重视“全员”育人。成立人才培养办,协调教学科研人员、教辅人员、行政人员的育人工作;实施“四维”本科生导师制,学业导师、班导师、学术兴趣导师和生活导师和交叉覆盖、分工合作、相互配合、共同作用。

重视“全程”“全方位”育人。通过读书研讨、参与导师课题、学术报告、文化考察、暑期“三下乡”、游学访学等活动,将本科生与硕士生、博士生的培养融为一体;通过“入学礼”、“拜师礼”(每年9月28日)、“谢师礼”以及清明祭张栻、端午祭屈原、金秋祭孔子等活动,“学以明伦”、“学以成人”。

D2676

成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海外交流中心,先后与哈佛大学、康奈尔大学、海德堡大学、首尔大学、汉堡大学、巴黎高等实践研究院、台湾大学等签署合作备忘录,互派师生进行访学交流。

依托“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”协同创新中心、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”协同攻关创新平台,支持学生 开展“治学能力提升计划”;依托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,以及与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合作的“中国书院数字创新”、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合作的《洛阳·幻城》等系列交叉融合项目,孵化出有一定影响的学生研究成果。

学生培养成效

刘安皓论文《<肩水金关汉简>(叁、伍)文字整理与研究》入选第13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唯一历史学类项目;罗佳奕等同学的成果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金奖。

本科生近5年平均升学率超65%,多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。

岳麓书院近五年优秀毕业生代表

来源:岳麓书院 教务处

责任编辑:文亦佳